“3D 感测”让自驾车长眼睛,机器人也能端茶送餐

“3D 感测”让自驾车长眼睛,机器人也能端茶送餐

一个如好莱坞电影《关键报告》般,一挥手能操控萤幕、走到哪都有摄影机扫描、还有无人车载着你穿梭行进的世界,很遥远吗?

美国时间 1 月 9 日至 12 日举行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显示,这样的科技,已是“现在进行式”!

CES 开幕演讲,半导体巨擘英特尔(Intel)执行长科赞奇(Brian Krzanich)先行暖身,宣告 2018 年科技发展的重点仍是人工智慧AI)、自驾车(Autonomous Vehicles)、AR / VR(扩增/虚拟实境)、物联网和智慧家电。

没错!这些科技名词都不算新鲜,但在随后陆续登场的热闹大秀中,却仍然能令现场观众惊呼连连,原因,就在于他们都装上了这个关键小物:3D 感测。

首先,英特尔旗下以色列“自驾车之眼”Mobileye 执行长夏舒雅(Amnon Shashua)笑容满面搭着自驾车上台,因为有了 3D 感测,车辆才能精准测距、华丽登台,而不会一不小心撞向前方的科赞奇或掉落台下。

3D 感测就像“科技之眼”,机器有了视觉,将更有人性

赴美参加展览的工研院 IEK 电子与系统研究组经理侯钧元说,今年 CES 最吸睛、且对人类冲击层面最广的技术,就是“自驾车、物联网和 AI,全都配备 3D 感测!”

什么是 3D 感测?其实可将它想像成人类的“眼球”。目前3D 感测分为可模仿人类眼睛的立体成像、iPhone 用的结构光,以及飞时测距(ToF)三大主流技术,依据不同距离或需求,应用在机器人、自驾车或家电上;而 3D 感测被视为推进 AI、自驾车、AR / VR、物联网、智慧家电技术升级最重要的钥匙!

3D 感测此时会成为关键字,工研院电光系统所所长吴志毅解释,是因晶片运算速度已较 10 年前大跃进、AI 成为显学,而 3D 感测能强化机器的感知,让 AI 更有可能提早发生。

除了晶片运算技术水到渠成之外,更重要的关键,还是在重量级产业的推波助澜,也就是:智慧型手机旗舰机种预料将在 2018 年全面导入 3D 感测。这部分,首先来自王者苹果。

近 8 年来,苹果其实一直默默布局 3D 辨识与 AR / VR 技术,2010 年苹果开始收购英国 IMSense 和瑞典脸部辨识软件公司 Polar Rose,2013 年的出手更具代表性,就是收购以色列的 3D 深度感测辨识商 PrimeSense,这家厂商不但就是当年为微软研发出第一代 Kinect 而扬名国际的新创独角兽,更是此次苹果 iPhone X 背后的技术根柢。

在 PrimeSense 之后,苹果 2015 年又四度出手,分别吞下以色列镜头技术商 LinX、德国 AR 企业 Metaio、英国图像辨识业者 Perceptio、瑞士脸部动画生成技术公司 Faceshift,2016 至 2017 年再购并美国影像辨识厂 Flyby Media 及以色列脸部辨识技术商 RealFace。

数位影像方案商华晶科技董事长夏汝文认为,苹果 iPhone X 推出 3D 感测不仅为了手机解锁,实际目的是取得每个用户的 3D 模型,这些大数据让苹果能建立数据资料库,可自行研发或销售 Kit(套装)平台给其他软件公司,扩大 AR 研发商机及收入利润。

有了每位使用者的 3D 模型数据,苹果才能跳脱只靠硬件挹注营收的困境,让所有产品举凡手机、平板或笔电都能变身成软件研发养分,“AR 的应用很广泛,”夏汝文提醒:“想像以后每个游戏主角都能变成自己。”

当 AI“长眼睛”──机器人说话不够看,还能端茶送餐

在吴志毅的定义中,3D 感测是“把人的眼睛放到机器人上”,使其与人类一样可视物并判断。过去苹果 Siri 或亚马逊 Echo 都只有听觉,但有了眼睛,AI 就跨出加速发展第一步!

侯钧元形容,今年 AI 语音助理是展场标准配备,网络巨擘 Google 首度来参展就是主打语音助理 Google Assistant,亚马逊的 AI“Alexa”更是席卷全场。

今年 CES 看点之一,就是:所有产品都会讲话了!“你想得到的所有家电都配备 AI 语音助理,从电视、冷气、冰箱、音响、汽车车充、行车记录器都有 Alexa,渗透幅度远超想像。”

侯钧元具象化形容满场机器人盛况:“从没头没脚的智慧音箱、有脚(轮子)没手的类 Zenbo(华硕出产的机器人)、有手有脚(轮子)的类 Pepper(鸿海代工的软银机器人)等,到处都有 AI 的身影!”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些更进化的机器人,就加入 3D 感测。”

“它们用来负责导览、陪伴、照护等,也有特殊用途如机场输送或送餐,可以想见这些机器人若没有 3D 感测就只能聊天,有了 3D 感测就可以‘看’,未来可以帮你端一杯水。”侯钧元说。

(全文未完;本文由 今周刊 授权转载)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