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新制造怎么走?鸿海 AI 大脑推手解惑

中国台湾新制造怎么走?鸿海 AI 大脑推手解惑

过往谈新制造,谈的是工业 4.0,今年新制造转型的主轴谈的是人工智慧AI),利用人工智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型少量、多样的生产模式,中国台湾科技与传产制造龙头,不约而同的大力投入人工智慧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 6 月出席富士康 30 周年厂庆时喊出,未来 30 年鸿海的成长要靠工业人工智慧,预计要培育出2 万名 AI 种子人才,5 年要投资新台币 100 亿元在工业互联网的 AI 应用。人工智慧将助力鸿海的下一波成长。

台塑也宣布要成立人工智慧与工业 4.0 研发中心,还送了百名种子部队去美国受训。

郭台铭口中的“工业人工智慧”一词创始者为两岸新制造专家,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他指出,中国台湾制造业需要的不是人工智慧,而是“工业人工智慧”,误用人工智慧不仅无法转型新制造,还可能提高成本。

他是郭台铭倚重的新制造专家,郭台铭前往史丹佛大学演讲,与辛辛那提大学签署工业智能发展协定时,旁边都有李杰的身影,鸿海在硅谷成立的人工智慧新公司 Industrial AI System 的合伙人就是李杰。

为了了解工业人工智慧,郭台铭还化身为学生,认真听完李杰的 2 天课程。

谈新制造与 AI》
传统 AI 不保证可靠性 工业用失误一次就不及格

在李杰短暂停留中国台湾《商业周刊》取得的独家专访,他指出工业人工智慧将让数据更聪明,这是场不加入、就淘汰的革命。以下是专访精华摘要。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鸿海与台塑纷纷投入人工智慧,为何制造业热中于人工智慧?

李杰答(以下简称答):富士康想把工业物联网当成新的商业模式,从原先独善其身(注:只将代工做得完善),再兼善天下(注:推广工业物联网给客户)。自己先把它做好,再影响到全世界。而工业人工智慧扮演的角色,就是符合制造业节省成本,增加效能,提高质量等刚性需求,鸿海转向工业互联网,希望协助企业达到以上目的。

问:现在制造业提的人工智慧跟你提出的工业人工智慧有何不同?

:人工智慧是认知科学,主要是让软件做深度学习、人脸辨识与人机互动,但是传统的 AI 不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常会因为输入数据与使用者不同,结果就会不同。现在内地也投资很多 AI,只要成功一次(如自驾车或下棋),就觉得 AI 可以逆天了。

但是在工业的运用上,强调的是可靠的预测,我主张的工业人工智慧集中在专业知识,每一次使用人工智慧获得的结果都是可靠,适用于强调“安全性”的产业,如,汽车、地铁与工具机。因为在工业的使用上,若因为人工智慧导致误判或错误,代价是难以弥补。

在鸿海 30 年大会我也谈了,工业人工智慧是 ABCDE,A 是代表 AI 或者叫 Analytics,B 是大数据(Big Data),C 是云端(Cloud),ABC 是全世界都在谈,那我再加上 D 是领域知识(Domain know how),目的是证据 E(Evidence),透过证据经验不断提高 AI 的可靠性,达到省成本、提高价值、增加效率的目的。

类似工业工程里提到 PPM(百万分率)概念,意思是 100 万次都成功才算成功。如,飞机发动机要有 100 万次里面只准 1 次失事才符合美国航空局标准,若用此标准来看,一般的 AI 是不合格。

谈应用与挑战》
本质、体质或素质 导入前,先厘清 3 问题

问:请举实际应用的例子?

:比如我协助过中船,我们用 AI 帮它省能,船舶最大的成本是油钱,我们用 AI 算出风向与海浪,船透过改变行进角度就能用最省油的方式运输,行走当中不断计算找出最好的解答。一年我们可省下 6% 油钱,这就是 AI。AI 非用不可,只是它的演算法相当复杂,我常说,大数据让人更聪明,AI 则让数据更聪明。

问:中国台湾制造业在导入 AI 时会遇到哪些挑战?

:很多人找来 AI 专家,给一堆数据就说可导入 AI,但忽略了导入 AI,你得先回答你想解决的是哪个问题?制造业转型不外乎想解决 3 个问题:本质、体质与素质问题。

本质问题是你想做什么,这要从顾客端的价值去看,你想带来什么价值,这没法靠数据,这是靠思维。

体质问题是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效率、环保和安全,以前是靠人的经验去管,现在是靠数据说话。素质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与制造,人员怎么训练,顾客是否按照标准用你的产品。体质问题是用智慧制造,素质用自动化解决,本质是靠思维改变。

谈迷思与认知》
破数据、烂演算法都不准 它是文化大革命,不 in 就 out

问:用 AI 做制造转型,会遇到哪些迷思?

:第一个迷思是对数据认识不够,若是数据搜集来源本身的品质不好,数据是 Broken(断裂片段),不是自己原创(background),用 AI 做出来的结果会不合所需。

第 2 个迷思是以为有演算法就有结果,就像以为只要有厨师就会做菜,它会做,但不等于好吃。以上银为例,若这个 AI 专家不懂滚珠螺杆的传动(motion),只要有小小角度偏差,就产生大误差,到最后 AI 算出来的都不准。所以懂 AI 还得懂该领域知识。

第 3 个迷思是以为建了云端平台就是用 AI,云端不是万灵丹,只是一个平台,提供客户做即时运算(on demand computing),最重要是,云端要跟客户与供应商连结,要有个社群一起使用它,数据量才会更多,算出来的结果,才会更精准。

大家要认知到,转型新制造是催生新文化,它不只是一个技术,它是文化大革命,你不 in 就 out。现在我看到未来的富士康转型也是,工业物联网转型,第一个得做的就是建立新文化,任何东西必须要了解它数据哪边来、资料哪边不好、成本哪边最多、怎么样提升效率。

谈新文化养成》
别像小李子和慈禧 要像侦探,有好奇跟探险心

问:这跟过去的代工文化有何不同?

:代工文化是被动的,顾客要什么你给什么,就像是小李子和慈禧,小李子不就是代工,是吧!

郭台铭感受到鸿海富士康要转型,必须从内部革命开始,他常讲,工业物联网的转型不是一个项目,是一种文化建设。

举例来说,要应用 AI 你得先培养员工好奇心与探险心。从数据搜集到假设都要有好奇心,还要有探险心,这数据与方法试过后不对,你要再拿别的数据去试,不断试错,去找出真正的答案,就像侦探一样,这都是新文化的养成。

问:小型公司若没有鸿海与台塑般跨国布局 AI 能力,如何胜出?

:对小企业而言,可从本身最优越的能力去做,做小却做快,更快转型,懂得用工业人工智慧,做价值高、技术高的产品,让技术跟顾客的价值连在一起,让顾客想要靠你,才能在新的时代中胜出。

(作者:曾如莹;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转载)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