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Instagram 没有灵魂了!”一般使用者这样说很正常,但这话出自 Instagram 联合创办人 Kevin Systrom 之口,就有点耐人寻味。

2023 年 3 月 Systrom 告诉媒体,他以前喜欢在 Instagram 看朋友和家人在做什么,但越来越多网红和品牌涌入,Instagram 变商业了,也更假掰了。他可能不满收购 Instagram 的祖克柏,也可能为新产品 Artifact 造势。

Artifact 是 AI 驱动的新闻共用 App,生于 2023 年 1 月,卒于 2024 年 1 月,死因就是不够受欢迎,也不够有商业头脑。

文字版 TikTok,但更有人情味

2023 年底,Artifact 前途尚且一片光明,Google Play 还评为 2023 年最佳日常必备 App,App Store 也列为 2023 年生成式 AI 应用之一。最近 Artifact 团队公告,1 月 12 日起停止营运,使用者不能再发新文和评论,2 月底完全关闭。

理由很正当,可用“叫好不叫座”总结:核心群体喜欢,但市场不够大。

“讣闻”虽然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这要从 Artifact 的定位和功能说起。Artifact 命名含三个词:articles(文章)、facts(事实)和 AI(人工智慧)。如名字内含的厚望,AI 几乎出现在 Artifact 每处。演算法推荐是 Artifact 核心,而演算法不断进步,使各产品格局不同。

为了让欧美年轻使用者能更理解,Artifact 愿意被称为“文字版 TikTok”。Artifact 资讯流精选来自大媒体、小部落格等热门文章,点击感兴趣内容,它会“猜你喜欢”,再推送类似新闻。“猜你喜欢”有个小小的门槛:阅读超过十篇文章。Artifact 还会贴心统计数量,告诉你是哪个等级,如果读过 250 篇,就算金字塔顶端的使用者了。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2张

笔者点几篇心理健康新闻后,App 就开始推送相关内容。Artifact 演算法更重视停留每篇文章的时间和进度,服务个人深度阅读,而不是把流量分给点击、评论最多内容,迎合多数人阅读偏好,如果打开“全页阅读”模式,可去掉网页广告等不相关资讯,阅读体验更清爽,但也代表反商业化,读者感觉很好,但广告也没人看,个人浏览纪录更难关注。

演算法主导下,Artifact 不忘介入人类判断。新闻来源为Artifact 团队精心选择,符合主观标准。重要新闻应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所以每主题分类顶端都会留给头条。如“AI”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 AI 影响全球约 40% 工作”,下有 18 篇报道,读者可深入和系统性吸收资讯。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3张

如果演算法推荐让你觉得不过如此,Artifact 其他 AI 功能也踩在时代脉搏上。一是基于 GPT-4 的摘要功能,以多种风格总结文章内容,节省阅读时间:中规中矩的三段结构、如“火星文”的 emoji 体、笔墨简略的 5 岁小孩友善体、文采斐然但啰嗦的诗歌、网言网语嬉笑怒骂的 Z 世代体……

三段结构的总结其实品质都不错,抓得住重点,也不胡编乱造,但有时让人怀疑,真的需要其他中看不中用的总结吗?如果不说可能猜不到,下方这篇 emoji 体总结,是说美国评论家选择将“最佳歌曲”颁给〈芭比〉原声带的〈I′m Just Ken〉,主唱者莱恩葛斯林听到后满脸疑惑马上变成迷因。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4张

另一个是杀死标题党的 AI 功能,用户可长按资讯流文章,回报某新闻文不对题,如果反应的人多,此新闻在资讯流上时 GPT-4 会重写标题,AI 重写标题只会出现在资讯流,旁边会有星号,提醒使用者这不是原标题,如果点进文章,就会看到原标题和正文。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5张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6张

▲ AI 改写标题(小字)和原标题(大字)。

Artifact 团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反对标题党的用户比想像多。更大的网络世界,媒体竞争激烈,资讯层出不穷,相似内容你写我写他也写,使用者注意力有限,标题党当然是点击率竞争的第一线,但大家之所以聚集在 Artifact,就是为了好好读新闻,标题党自然让人不爽。

资讯零碎化时代,“难刷”是种美德

种种“出厂设定”都显示 Artifact 多小众。喜欢用 Artifact 的人应有几个特点:新闻重度阅读者、讨厌标题党、不想看广告、懒得在社群媒体吵架的缝隙挖掘稀少数的有用资讯……看起来 Artifact 是更智慧、更能猜中你喜好的 RSS 阅读器,提供优质专业新闻。

RSS 也算古老的网络名词,属于古典又菁英的网络时代,那时网友在众多目标网站找 RSS 连结,然后加入阅读器。但新的新闻管道和社群媒体革 RSS 的命,如果说 RSS 是人为资讯聚合,更自动更符合人性的资讯聚合,不停滑手机更让人尝到多巴胺的上瘾感。

2013 年 RSS 阅读器 Google Reader 宣布停止服务后,字节跳动创办人张一鸣撰文指传统 RSS 要被时代淘汰了,不会走得更长远,因对使用者要求太高:既要讯息组织能力强,知道需要的资讯在哪,又要自制力强,才能定期整理并控制订阅来源量。他认为更适合大众的智慧阅读产品,应是基于演算法的个人化推荐。

2012 年字节跳动主力产品今日头条上线,不仅收集大量使用者,还让大众了解“推荐演算法”概念,演算法可收集更多资讯、电商、短影音平台,让能看到关注的人、朋友和喜欢的内容。看来张一鸣说的话仍没错,Artifact 是 2023 年新产品也可能是呼应 2000 年代的“倒退”。

短影音时代扎根文本,一方面借助最流行的机器学习和演算法,Artifact 以“文字版 TikTok”相比,就很能解释问题,形成恍若时间穿越的倒错感。个性化新闻 App 其实不少见,有的还比 TikTok 早,但 TikTok 和代表的短影音早超越今日头条等产品,成为“猜你喜欢”的代名词。

苹果年度 AI 应用 Artifact 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AI与大数据 图7张

▲ 电子报服务 Substack 创办人也是 RSS 爱好者。

Artifact 新意其实不多,除了有 AI 装饰,更像“新瓶装旧酒”,但 Artifact 昙花一现也说明,资讯爆炸时代,文字、图片、影片层出不穷时,资讯筛选更难,最有趣的是,Artifact 自己也找不到定位。短短一年内,Artifact 并非停在原地只做阅读器,还增加不少社交功能,2023 年 9 月 Artifact 在新闻资讯流旁推出单独“连结”(Links)页面。

任何能以连结分享的内容,影片或食谱 Artifact 都表示欢迎,可和新闻资讯流一样让 AI 猜你喜欢,也可以只看关注对象的内容。听起来似乎很新奇,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社群媒体?用户不断消费、发文、评论,又不能确保来源高品质。弹药转型至社群媒体,重要的不只资讯和演算法,还有社群气氛和愿意贡献内容的人。

马斯克看重 X 公共广场价值,因聚集许多科技精英;抖音评论区有时候比影片更有趣,但夹杂在新闻和社交间的 Artifact 既不酷也不有趣,用户人数始终寥寥,从几百几十文章阅读量就可看出,硬要做社群媒体,冷启动都很困难。

回归 Artifact 初衷,其实只是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控制订阅来源量,怎样聚合有用资讯。但商业面说,这产品吃力不讨好,加入广告不够“小而美”,和媒体订阅分成又因用户数量太少无法赚钱。但尽管有 Instagram 光环加持的 Artifact 说没就没了,我们还是需要更多人勇敢尝试。

谈到资讯消费零碎化、资讯茧房等话题,大家总爱搬出万恶的抖音。抖音有个想和 B 站对抗的中长版“抖音精选”,是独立 App,原名叫“青桃”,2023 年 9 月改名抖音精选,既和抖音区分,又能沾抖音的光。打着“每次打开都有新收获”口号,“抖音精选”更长,资讯量也更多,除了有数位、艺术、科普等精选影片,还有很多纪录片可看,“推荐”介面更像小红书图文,点进去才看见影片,不像抖音打开就是直向短片,抖音精选可不断下滑,跳过不感兴趣的内容。

不过抖音精选从旅游教学到加密货币骗局,从做自媒体经验到教怎么去杭州赚钱,从必看高分韩剧到制作内地传统色,品质并没有提升,只是无厘头搞笑内容变少,但说起连《爱范儿》编辑部都没几个人知道的抖音精选,评价都是“不好刷”,这其实是夸奖,就像口味清淡的人对甜点的最高评价:不太甜。

抖音精选给人感觉好像可以学到什么,但其实什么也记不住,只是把饭喂到嘴边这件事包装得很漂亮。

回到壮志未酬的 Artifact,很难想像短影音当道时,还有产品以“阅读文章”为核心,重复阅读标题、点开文章再返回,不如 X 和 Instagram 好玩,更别说抖音和 TikTok。它给大脑控制冲动的时间,而不是习惯性滑下去,演算法帮助筛选资讯,同时有意识读取资讯,而不是被演算法牵着鼻子走。

身为产品 Artifact 并不成熟,用户悼词大概都是“我欣赏理念,但不好用”,但资讯一直在那里,回到 RSS 和 Newsletter,按时间线滑社群媒体,应不难做到。就是 Artifact 这类产品稀少和短命,主动找到可靠资讯源越来越困难。这就像到处都是海,却没有淡水喝。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Artifact News)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