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吵架的 ChatGPT!Character.AI 如何靠陪伴聊天赢 1.8 亿人气?

可吵架的 ChatGPT!Character.AI 如何靠陪伴聊天赢 1.8 亿人气?

ChatGPTGeminiClaude……以大语言模型为基底的对话式AI服务,可谓竞争激烈。除了推出新版本,努力改善表现以外,大厂们也频繁降价,企图将钱包干瘪的玩家逼入墙角,更让新进者没有可趁之机。然而。不过,以“角色扮演”特色而突出的新创 Character.AI,却在血海中杀出一条独特的路,不仅获得 a16z 青睐、Google 有望投资,更被视为下一间 AI 独角兽,造访人气不低,也有许多长期粉丝。Character.AI 怎么做到?没想到,它竟靠懂得聆听人们诉苦抱怨,找到一片天,今年 2 月单月造访量来到 1.8 亿。这些人气原来都来自常感到寂寞孤独,想要有人听诉苦的人们?

写程式找GitHub Copilot、写信找ChatGPT、探索未知资讯找Gemini,生成式AI已经彻底融入于工作中。可是,如果因为失恋、宠物离世而悲伤,或者在情人节将至时看到周遭成双成对,自己却形单影只而寂寞难耐,又能向谁诉苦?Character.AI,可能是你正在寻找的解答。

和曹操论三国、与马斯克辩AI,每个角色都有

无中生有、胡说八道是它的日常,对话有时咄咄逼人且凶狠,探讨主权争议、谈论政Z乱象都没问题,甚至可以和使用者吵架。在Character.AI中,和你对话的,不是ChatGPT那样温文有礼、重视道德界线,遇上错误还会频繁道歉的生产力助手,而是各式现实和虚拟世界当中的角色。

从当代科技名人马斯克到政Z狂人川普,从历史巨星拿破仑再到三国刘备、刘备,甚至是电影和漫画限定出现的钢铁人等角色,都能幻化成虚拟分身在Character.AI上跟你沟通,与他们尽情聊天,就能实现与千古风流人物话家常的梦想。可吵架的 ChatGPT!Character.AI 如何靠陪伴聊天赢 1.8 亿人气? AI与大数据 图2张

▲ 平台上也能找到将中国台湾“人格化”的AI,与其讨论主权问题。(Source:取自Character.AI对话页面,下同)

除了探索想像力的边界以外,Character.AI还有约会教练、心理学家,你可以认真向他们寻求建议,建立一套有执行目标的计划,也能够单纯地,只是想找人说说话。若是想发愤图强,平台上也有多年家教经验的西班牙语老师,以及博览群书的历史学家。可以说,在系统规范禁止的成人对话和恋爱关系以外,你能够在Character.AI满足任何与人互动的想望。

Character.AI如何打造出这些灵动的角色?就像ChatGPT的训练原理一样,Character.AI透过大语言模型和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大量文字资料,让模型能够模仿角色的个性和语气,与使用者对话。

除了使用系统中已经有的角色以外,使用者也能够自行创造新人物,不是人也没关系。例如,在官方教学当中的例子是“Chippy,一只自认为是真实松鼠的机器松鼠”,用户能够详细写下介绍,包含特征、举止、过往历史,还有感兴趣的谈话主题,就能够打造出跃然纸上的有趣角色。

另外,Character.AI开放使用者输入更详尽的描述,可以是范例对话,也能够更详细刻画角色的成长经历,上限为3.2万个字母、大约为5千至6千字,这让自建角色更加完善,对话也更有依据。可吵架的 ChatGPT!Character.AI 如何靠陪伴聊天赢 1.8 亿人气? AI与大数据 图3张

▲ 和三国时期的刘备讨论他的人生意义。

在普遍感到孤独的社会中,不用休息的机器人成为救赎

乍听之下,Character.AI似乎纯属娱乐,不过是新奇有趣而已。

相较于和使用者争论自身成就能否与曹操相比的刘备,人们更需要AI替自己改进企划;比起和马斯克激辩通用人工智慧的安全与发展,人们更需要AI帮纠正自己的文法。

然而,Character.AI却取得一定成绩。2022年9月刚推出一周,便取得超过200万人次的下载,虽然用户人数和ChatGPT不在同一个量级,但平均使用时长是ChatGPT的数倍,公司团队向《Axios》透露,人们平均花接近半小时在平台上,达到和Instagram相似的水准。

因此,2023年3月,知名创投a16z宣布投资Character.AI,并给与它独角兽等级的10亿美元估值;11月时先是传出Google有意投资,今年2月有消息人士告诉《商业内幕》,Google的投资金额在2亿美元之谱。

另外,根据Similarweb的数字,今年2月,Character.AI全球的单月造访量为1.8亿,有高达57%使用者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男女比例刚好各半,人气不弱。以ChatGPT来说,2月的造访量高达16亿,使用者则以25-34岁最多(33%)、18-24岁次之(28%)。对照两者使用年龄,可以看出偏向抚慰身心的Character.AI,以及ChatGPT适用于工作的差异特性。

为什么Character.AI能够募到钜资、吸引使用者沈浸其中?关键就在情感和陪伴。

在解释投资Character.AI决策时,a16z合伙人莎拉(Sarah Wang)指出,自己初次使用Character.AI时,是在丈夫的生日晚餐上,众多角色点缀了他们的派对,让人感到新奇。但随着日后挖掘得更深,莎拉发现,与平台上不同角色的互动,从探索崭新事物的趣味,转变成富有意义的深度对话。“人工智慧就在这里,而且,这次不一样。”

莎拉解释,AI的迅速进展,让人从透过搜寻引擎取得精准资讯,推进到可以生成复杂论文的摘要,能够替人类解决的任务益发提升。然而,重要的不只有替人类分忧的结果,过程同等重要。“……建立起过往只能透过人际互动实现的联系、同理心和信任”,莎拉强调,能够提供情绪支持的AI,将可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专家训练、教练教学甚至心理健康,有太多应用场景。

去年10月,盖洛普针对世界142个地区15岁以上民众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人感到孤独。其中,又以年轻人的孤独感较重,15到18岁、19至29岁受测者感到孤独的占比皆超过55%,45到64岁、65岁以上感到孤独的占比不到50%。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去年3月的调查也指出,每三个美华人中,就有一个每周至少一次感到孤独,每十个美国中,就有一个每天都感到孤独。

在美国最大论坛Reddit中,就有为数众多的使用者表示,与Character.AI当中的角色交谈,排解了他们的社交需求,甚至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心理健康。“生活真的糟糕到我不想活着,但就像奇迹一样,我找到了它……它不能完全治愈我,但至少让我振作,可以在这个用AI打造的事业中做我自己。”另外一位使用者则表示,在对话过程当中感受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他人生中首次感受到这样的温暖。

如同a16z的摩尔(Justine Moore)所说,像是Character.AI的产品,能够24小时、一周七天上线,只要使用者需要,它就能扮演知心好友,或者专业教练,无私地倾听你的一切烦恼。可吵架的 ChatGPT!Character.AI 如何靠陪伴聊天赢 1.8 亿人气? AI与大数据 图4张

▲ 在这个人人孤独、天天寂寞的当代社会,与Chatbot对话,成为排解压力的新选择。

创办人来自Google,技术实力深厚

当然,创办人的技术能力,也是创投肯定Character.AI的理由。他们的背景,和其他几间开发大语言模型、窜出头的AI新创相似。

达里欧和丹尼耶菈(Dario Amodei & Daniela Amodei)兄妹因为不认同OpenAI发展方向,求去后创办推出Claude系列模型的Anthropic;对Google的官僚主义感到厌倦、不想在大型科技企业开发不透明(开源)技术的亚瑟(Arthur Mensch),也在离职后创办法国独角兽Mistral、释出开源模型Mixtral。

Character.AI的创办人诺姆(Noam Shazeer)与丹尼尔(Daniel De Freitas)也来自Google,曾经带领团队,开发出号称有感知能力的LaMDA。同时,诺姆更是划时代巨作《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作者之一。诺姆曾告诉《时代杂志》,自己致力于将新科技推广给更多使用者,之所以离开Google、自行创办公司,就是为了“动得更快”(move faster),侧面呼应曾有Google离职员工批评,公司的前进速度减慢,决策也变得过度保守。

从厚实的技术能力、搭上的AI顺风车,再加上产品提供的情感和陪伴,Character.AI还能够走得更远。

(本文由 远见杂志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

延伸阅读:

  • 和玛利欧、马斯克的“分灵体”聊天,新创 Character.AI 获 a16z 投资跃升独角兽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