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Google凭Gemini一甩Bard阴霾,肩负10亿铁粉“偶包”如何逆袭AI终端应用战?
▼
AI如同新一代Internet,带来巨大破坏与机会。从技术开头,再来是商战接手,第一回合由OpenAI独领风骚,每一个愿意为使用付费的用户和企业,不断叠加进入抛物线成长,炒热话题、股价和关注。第二回合钟声刚敲下,巨头们的战略是什么?谁又会笑到最后?
《数位时代》邀请你票选哪位巨头胜出?参与投票并订阅电子报的email帐号,就能收到《数位时代》电子杂志一份!(投票活动连结于文末)
Google曾因AI聊天机器人“Bard”在直播演示过程中答题错误,导致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如今透过AI助手Duet AI和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Gemini,渐渐拾回投资人信心,每一次出击都是剑指微软与OpenAI阵营,要夺回AI霸主。
从去年底一口气发布3种Gemini模型版本,就可以窥见野心,分别是:Gemini Ultra,参数最强大的模型,适用资料中心与高度复杂任务;Gemini Pro,参数中等,与Bard整合,可让开发者整合到不同应用;Gemini Nano,参数最小,专门为手机、笔电等终端设备而设计,展现了Google在新一轮生成式AI大战的全面布局,无论是企业端(2B)或消费端(2C)市场份额,这家科技巨头统统都想要拿下。
GEMINI拼突围!3种规模杀遍全通路
图/ 数位时代制作
2B、2C全都要!Gemini三型态出击抢钱
针对企业端方面(指云端市场),Google Cloud已经将中阶模型Gemini Pro并入旗下的整合式AI平台“Vertex AI”,提供给企业使用。
Google Cloud首席执行长汤玛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表示:“与竞争平台相比,开发人员在 Vertex AI上选择合适的模型,再透过API的形式把特定功能嵌入到其他应用程式,训练、微调模型所需的程式码量减少近8成,就能在短时间打造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AI辅助工具,例如公司文件资料库、企业应用程式与网站等。”Google Cloud官方网站指出,目前有超过40个Google专属模型、超过60个第三方模型,其中包含 PaLM 2、Imagen、Llama 2、Claude 2,还有新加入的Gemini Pro与第2代文字生成图像模型Imgen 2可选择。
“Google、微软都希望这波生成式AI技术拉动云端市占。”iKala爱卡拉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程世嘉分析,公有云业者企业端的商业模式是以向客户租用按量计费,整体产业每年大约维持2位数以上的营收增长率,预期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能够带动云端产业再成长。
Google和微软有没有可能撼动亚马逊的云端霸主地位?“可能性不大。”Google中国台湾前董事总经理简立峰认为:“不会那么戏剧化,因为亚马逊的云端市占仍非常高,后进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差距。”
iKala共同创办人、Google中国台湾第3号员工程世嘉指出,Google很清楚要从“通路”的角度思考AI实际能够变现的商机,原因是AI跟水、电一样,是一种加值服务,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产业领域。
图/ 蔡仁译摄影
AI终端战占优势,看谁“小模型”最flow
从消费端来看,“这恰好回归到Google最大的先天优势。”程世嘉认为,Google在全球累积庞大的用户基础,旗下服务例如搜寻引擎、地图、YouTube、Gmail,每1项服务都超过10亿用户;此外,Google生态圈有电脑、Android智慧型手机等硬件产品,特别是手机,非常适合被用来加值AI应用的载体。
“这就解释了Google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同步发布‘小模型’Gemini Nano,Nano所需要的记忆体大概是2GB到4GB左右,规模小到可以把语言模型直接搭载在笔电或手机上。”程世嘉表示,透过将各式各样的AI软件应用部署到Pixel手机、甚至是其他的Android手机里面,更有机会直接服务消费者。
“适合终端(Edge)应用的‘大模型微型化’技术,是今年需要特别关注的趋势。”鸿海集团旗下富智捷(MobileDrive)技术长、台大资讯工程学系教授徐宏民指出,目前看到各家大厂都有投入研发大模型微型化技术,它的优点是相对轻巧、方便部署,且维运成本比较低;也因为企业鼓励将AI模型放在终端设备上,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会顺势发展。想像中的应用场景是:当使用者的手机或笔电处于断网状态时,仍可使用AI语音功能;或者是工厂里的机械手臂,不可能无时无刻要连网才能运作,但又一定要使用AI功能,这种时候就需要在机械手臂装置里插入AI晶片。
“AI时代的商机就是intelligence flow,谁能让AI广泛流动到各种终端设备(如感测器、手机、车子)上,谁就能赚到钱。”徐宏民说。
鸿海旗下富智捷技术长、台大资讯工程学系教授徐宏民指出,适合终端应用的“大模型微型化”技术是今年重点趋势。
图/ 蔡仁译摄影
这里会牵涉到晶片算力的问题。Google早在2018年研发自己的AI晶片——Edge TPU,体积小于1美分硬币铜板,至今已经更新至第5代。相较GPU通用晶片,TPU晶片的功耗较低、延迟性较低,运算效率较高,能够在边缘装置上执行机器学习推论。
“外界有些评论Google有偶像包袱,推模型、推AI的速度较慢,因为Google的确是一家非常小心的公司,它的AI不可以出事情,不可以乱讲话、不可以有幻觉、不可以泄漏资讯。一旦发生资安问题,所有子弹都会往它身上打。”程世嘉观察,Google一度陷入创新者困境,因市场的压力在推出Bard后仍面临许多挑战,声势也较不如预期,但从去年底推出 Gemini 来看,“新的开局(第二回合),Google要从整个生态系赢回来。”
Google近年AI发展大事记
就怕重演Bard凸槌,慎守“Google it”招牌
美国研调机构创办人暨分析师约纳.蒂尔.约翰逊(Johna Till Johnson) 则指出,站在 Google的立场,人工智慧会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如果用户在未来某一天从Google it变成ChatGPT it,网络搜寻习惯改变了,Google的广告收入将会消失,公司也会崩溃。”
Gmail创办人保罗.布赫海特(Paul Buchheit)也曾在推特(X)上大胆预言:“Google距离全面颠覆可能只有1到2年。”如果Google再不加快动作,类似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有机会一步步摧毁Google的江山,就像过去搜寻引擎摧毁黄页一样。
面对新技术、其他竞争者来势汹汹,Google 必须正面迎击。
但随着公司大力将资金转向投入在生成式AI领域,今年已经有几次裁员消息传出。就在1月,Google宣布裁撤数百名员工,包含开发Google助理部门、负责Pixel、Nest和Fitbit的硬件团队,以及扩增实境(AR)团队的成员;紧接着又宣布第2波裁员,计划裁掉广告销售部门与YouTube的百名员工。
“我们有雄心勃勃的目标,今年将投资我们的重大优先事项。”这是Google执行长桑德尔・皮蔡(Sundar Pichai)寄给所有员工的内部备忘录内容,“现实是,为了创造这项投资的价值,公司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
根据外媒《The Verge》,Google在今年已裁掉1,000多名人力。令人遗憾的是,公司内部的裁撤动作还会持续。“其中许多计划已经宣布了,虽然有待公开。”皮蔡透露,整体的裁员数量并不会像2023年那样严重,可能让受影响的团队与同事难受,但一切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谢宗颖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