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招AI产品经理,年薪2,800万!AI可以帮串流影音做什么?为何引发好莱坞集体焦虑?
▼
根据《TechCrunch》报道,除了AI产品经理之外,还有其他相关职缺,包括负责机器学习、会员满意度的技术经理(Engineering Manager)。先前引发争议的AI产品经理一职,已不在职缺页面中。
为何会引发讨论,以下为2023年7月31日原报道:
当好莱坞编剧与演员正为了AI对工作的威胁,以及待遇问题展开大罢工时,Netflix近日开出的一个职缺瞬间成为目光焦点。这则新的招募文案显示,Netflix希望聘请一位AI产品经理,并且开出最高90万美元(约新台币2,800万元)的年薪。
Netflix找AI产品经理,年薪2,800万元!
AI产品经理可以为串流影音做什么?
Netflix在职缺页面上写着这个职位的正式名称为“产品经理──机器学习平台”, 负责为机器学习平台决定战略愿景、目标与成功指标,并从工程师处收集用户回馈、了解用户需求,进而评估产品需求及其重要性 。尽管职位内容还相当模棱两可,已经在影视圈引发热议。
虽然目前招募页面上没有提及AI创作,不过外媒《TheRegister》指出,Netflix在广告上表示,“从帮助我们购买及创造精彩内容、协助会员个人化挑选合适作品,到改良支付处理及聚焦营收的措施,AI正在推动所有业务领域的创新。”
Netflix近日开出AI产品经理的职缺,最高90万美元年薪也被罢工中的影视从业人员拿出来批评。
图/ Martina Badini via shutterstock
AI产品经理为什么引发演员工会不满?
代表约16万名表演者的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曾指出,临时演员一天的收入通常只有200美元,在工作时间不定的情况下,高达87%成员的年收入少于2.6万美元,与Netflix开给AI产品经理最高90万美元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也让Netflix成为议论焦点。
“他们愿意为一名AI军团的士兵支付90万美元的高价,这个数字足以帮助35名演员及其家人获得SAG-AFTRA的健康保险,这太可怕了!”曾出演《黑镜》的演员罗伯.德莱尼(Rob Delaney)表示,“我可以保证,(这个产业)有足够金钱保障演员,这只是优先顺序的问题。”
延伸阅读:工程师、设计师、CEO 和产品经理,谁会最先被AI取代?
Netflix对AI技术的应用,已经超越以往推荐系统的范畴,开始用于内容制作当中,例如今年7月登场的西班牙实境节目Deep Fake Love当中,就利用参加者的脸部及身体数据生成deepfake版本的角色。
AI产品经理的超高年薪,是怎么决定的?
另外,除了这个受到关注的AI产品经理职缺外,《The Intercept》指出,Netflix还为游戏工作室寻找一位生成式AI技术总监。
但也有媒体为Netflix喊冤,《TechCrunch》认为,Netflix在AI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里,并没有直接提到用AI技术进行创作,AI能够用于无数领域,图像处理、动作捕捉甚至电源管理都能借由AI优化;另外开出90万美元的年薪,很可能只是因为AI浪潮下相关人才身价水涨船高,想要AI人才就得支付当前的高价码,不是Netflix可单方面控制。
好莱坞大罢工!AI为什么引发艺人集体焦虑?
生成式AI技术近来在影视圈引发从业人员的严重焦虑,今年5月,好莱坞编剧展开罢工,其中一项诉求便是针对AI能否加入剧本创作的争议,担忧当故事可以由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发想后,人类编剧的工作机会将因此减少;两个月之后,SAG-AFTRA也表示,他们就薪酬、AI使用等问题与资方谈判未果,也决定加入这次罢工的行列。
好莱坞编剧及演员展开大罢工,诉求之一便是要避免被AI抢饭碗。
图/ Unsplash
AI已经渐渐使用在各部作品当中,印地安纳琼斯系列的最新电影中,就利用AI技术复刻了年轻版本的哈里逊.福特(Harrison Ford);而为黑武士达斯.维达配音的詹姆斯.厄尔.琼斯(James Earl Jones)由于年事已高,也授权制片公司用AI生成他的声音。
对于演员来说,他们最主要担心的是自己的“数位肖像”(digital likeness)会被影视公司所把持,利用于其他作品的演出,进而挤压到自己未来的出演机会。不过影视公司方面声称,他们拍摄的数位肖像只会用于当前作品之中,假如要利用于其他作品都会事先征得许可并支付费用,绝没有滥用问题。
延伸阅读:AI资源网“AI 主播”8月起登陆 YT 频道,多平台满足广大读者需求
好莱坞上一次罢工是2007年,当时串流媒体尚未成为主流,然而当时工会成功迫使制片公司为登上Hulu、Netflix等新兴媒体的作品支付编剧更多报酬,也保证了现在串流媒体当红的此刻,编剧能获得合理的报酬。这一次针对AI发动的大罢工虽然看似为时尚早,或许正是提出诉求,及早保障权利的时刻。
资料来源:The Intercept、TheRegister、TechCrunch、Bloomberg
责任编辑:林美欣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