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市值超越 IBM,蓝色巨人为何成长不再?

台积电市值超越 IBM,蓝色巨人为何成长不再?

蓝色巨人 IBM 的市值,终于被台积电超过了。这个中国台湾科技业众所期待的一刻,真的发生时,却令人感到五味杂陈。因为,真正拉下 IBM 的,其实是它自己。

9 月 19 日,台积电股价大涨 5.47%,创下今年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增加 2,463 亿元,总市值高达 4.75 兆元台币,一举超过蓝色巨人 IBM

但根据投资网站 Dogs of the Dow 的美国前 50 大市值公司排名,台积电市值超过 IBM 的时间,已经长达一周。9 月 27 日,在美国发行 ADR 的台积电,仍以 1,577 亿美元的市值,领先 IBM 的 1,498 亿美元。

听到这消息。一名美系外资分析师表示,虽觉得时间略早了一点,但他并不意外。

因为独拿苹果 A10 处理器的大利多,台积电在过去一年之间,股价已涨了 51.6%,本益比也在 16.6 倍的高水准。

而长年的科技资优生 IBM,本益比竟然只有 12.73 倍。远不如其他美国科技龙头企业,例如微软的 27 倍、Google 的 30 倍,甚至甲骨文的 19 倍。

 

为什么美国资本市场将 IBM 的未来,看得如此之坏?

要知道,IBM 已连续 23 年成为在美国取得最多专利数的公司。

现在当红的物联网、智慧城市,IBM 一直扮演领头羊,2008 年就喊出“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现在科技业老板人人挂在嘴上的“人工智慧”(AI),IBM 可是当仁不让的业界龙头。大家都忘了,在 AlphaGo 打败南韩围棋高手之前。前一个轰动世界的人工智慧里程碑,可是 1997 年,IBM 的超级电脑“深蓝”打败世界西洋棋冠军啊。

而接下深蓝棒子的华生已经可以协助医生诊断、协助华尔街专家投资。

但这些亮眼的事迹,都无法转换成同样炫目的营收、获利。IBM 的营收已连续 17 季下滑。虽然毛利率仍有 50% 左右的高水准。但是,“它最大的挑战在于没能说服华尔街它是支成长股,”不愿具名的前中国台湾 IBM 高阶主管表示。

IBM 董事长兼执行长罗睿兰(Virginia Rometty)2012 上任以来,业绩连续下滑。她在今年公布的 2015 年报中,虽强调及几个成长亮点,比如说 Analytic 成长 16%、Cloud 成长 57%,Mobile 成长 250%,但这些业务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不大。

 

为什么 IBM 成长不再?

除了炫目的人工智慧、云端等新兴领域仍无法贡献太大成长动能,更糟的是,本业也陷入瓶颈。

多年来,IBM 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提供企业客户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也一直被公认为这方面的佼佼者,然而这领域市场在 2008 年金融海啸之后陷入停滞。

而且许多以网络公司为主的新创企业,如 Google、阿里巴巴、Facebook 竞相采用更经济实惠的 PC 服务器搭建企业的电脑运算基础设施,侵蚀掉 IBM 的中大型主机硬件收入。

而且,在这个青黄不接的转型过渡期,IBM 的主政者却做出短视近利、牺牲未来的错误决策。

日本战后名首相池田勇人的“所得倍增”计划,让 1960 到 1970 年间,日本人均 GDP 因此翻倍,奠下日后挤身世界列强的基础。

IBM 前任 CEO 帕米萨诺也曾喊出“RoadMap 2010”,成功的在 5 年之内,让 IBM 每股获利翻倍。这个当时轰动科技界的“股东所得倍增”计划,让 IBM 股价狂飙。美国股神巴菲特也大举买进 IBM 股票。

帕米萨诺因此又再接再厉的喊出第 2 个 5 年计划──“RoadMap 2015”。美国《BusinessWeek》认为,就是这个“RoadMap 2015”,害惨了 IBM。

帕米萨诺宣告 IBM 的每股获利将从 2010 年的 10 美元,上升到 2015 年的 20 美元。

这个现实上难以达成的的目标,也让 2012 年上任的罗睿兰,为了守住这财务目标,而失去了 IBM 尽早再次转型的机会。

一名中国台湾 IBM 前高阶主管分析,继位的罗睿兰,为了交付她接任时公司早已对外宣布的财务目标,只有全面砍成本。这样一来,就让许多原本该投资的计划因为无法得到资金的注入而告吹。IBM 也因此陷入现在青黄不接的窘境。

(本文由 天下杂志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华尔街金婆婆 她的 101 年传奇人生
  • 科学家:人类最多活到 125 岁
  • 当基改不是基改 孟山都获得新技术授权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