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消化 5 万篇新研究,“华生”帮人类打赢抗癌战

每年消化 5 万篇新研究,“华生”帮人类打赢抗癌战

它不是医师,但人类医师读书也拼不过它。台北医学大学体系大胆采用 IBM 华生,并非为了取代人类医师,而是要让 AI 与人类完美协作,替病人打赢抗癌战役。

它不是医师,却已受过 6 年的癌症医学特训。先是啃了逾 1,500 万页的教科书、研究、治疗指引,还被分派到全球知名的纽约史隆凯特林纪念癌症中心(MSK)调教;它更持续用深度学习法,消化每年约 5 万篇的新癌症研究。

它是全球首个人工智慧AI)癌症治疗辅助系统:IBM 华生(IBM Watson for Oncology)。虽然外界批判“它仍卡在学习癌症辨识的基础”,但 IBM 回应,它已进军全球 13 国、逾 50 家医院,担任医师助手。

大数据正改变医疗生态系,也改写人类的抗癌战。

大数据做后盾 量身打造疗法

今年 6 月,中国台湾唯一引入华生的台北医学大学体系,已产生化学变化。

近 40 位肿瘤科医师已和华生交手,还有逾 200 位、罹患大肠癌、乳癌、摄护腺癌等 8 类癌症病人,曾接受华生的帮助。

54 岁、从电子业退休的王彦明(化名)就是一例。2 年前,他发现罹癌,原先控制得稳定,但今年中却发现癌症转移到肺脏。这让他不只时常咳嗽,讲话还有点困难。

10 月,王彦明决定让华生辅助治疗。“用别人走过的路试试看,”他说起,敢采纳新科技的原因是大数据的经验累积,“癌症病人走的每一步都是生死决定。有医师建议,以及更多的辅助证据,我比较有信心。”

他的主治医师在诊断后,将病历、检查数据、影像报告等输入系统。华生接收到指令后,立刻判读、分析出多种治疗选择,依存活率、效用、副作用等排序。

医疗团队依此和王彦明讨论,再根据他的病况、经济条件等,拟定个人化的治疗策略。最后,他决定采纳放射线和药物治疗并行。

“华生是我最好的总医师,”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执行副院长邱仲峯定位它的角色,“无形中,把我们的时间、精力、诊疗水平拉升。”

中国台湾的医师往往忙于教学、行政和临床,而华生从接受指令到汇整好资讯,只要 1 分钟。这和过去很不同──碰上难缠的癌症,医师得花上 3、5 天找资料,还担心有疏漏,“(现在)不怕有什么没替病人想,对治疗更有信心。”

华生就曾列给邱仲峯一款刚通过美国 FDA 核准的新药,治疗乳癌末期转移的病人,“找到我连听都没听过的药,让我很讶异。果然读书,读不过它。”

科技让人类医师更人性化

不过,他话锋一转,“它给我们大帮助,但不会取代我们。”他认为大数据要有用,得由医师当作桥梁,让治疗有人性。

例如,华生无法和病人嘘寒问暖,也无法了解病人的情绪、经济条件及健保制度等民情。而这些都需医师和病人互动沟通。

“以前我们是比知识取得,考第一名才最厉害,但现在知识都在这,重要的是知识怎么用,以及人性化管理,”医师和病人的互动沟通得更进化,“科技反倒训练我们更人性。”

科技也让医师更跨界。导入华生前,邱仲峯就派出 33 岁的年轻主治医师陈俊佑担任种子教官,跟 IBM 具医师背景的员工学系统操作。

“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沟通更顺畅,”IBM 公众/电信/流通事业群总经理王惠庆观察。

陈俊佑从高中时就自学写程式、大学还曾和伙伴创业,现在的他能把累积的经验派上用场。他甚至自写程式,让华生能和北医体系的病历系统接轨,“让华生融合在医疗过程中,缩小人员使用的落差,”陈俊佑谈起程式总滔滔不绝。

然而,并不是所有肿瘤科医师都愿意使用华生。不过,邱仲峯认为,当“需要”变得迫切,大家便会自然采纳新科技。尤其,人工智慧和大数据正风起云涌地改变全球的医疗体系,大环境的改变,正催生出更多需求。

邱仲峯说,现在不只华生,全球也有更多人工智慧辅助系统出现,就连北医体系内的各部门也正组织团队,朝这领域发展,“我原本以为 AI 还很久,但现在警觉──这条路不得不走了。”

(本文由 天下杂志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全电动车时代快来了 BMW、宾士加码投资
  • 75%超级成功人士出身问题家庭 为什么?
  • 一堂超过 6 千万的募资课:从中国台湾奇迹“啧啧杯”争议,看清群众募资的真相与承担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