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挺中国台湾,点燃创业投资火花

科技人挺中国台湾,点燃创业投资火花

中国台湾人才出走早已不是新话题,但你知道吗?其实,也有一群在海外多年的中国台湾人,近来正前仆后继回台。

去年 3 月,被称为中国台湾 PTT 之父、曾是微软 AI.R. 首席亚太区研发总监的杜奕瑾,放弃微软高薪,回到中国台湾,成立中国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

他在今年初接受《远见》专访时,毫不迟疑地说,回台主因是想训练中国台湾的 AI 人才,他相信,“当(AI)新秩序还没形成时,在哪里做都可以。”加上政务委员唐凤、科技部长陈良基大力相挺,让他下定决心回中国台湾。

不只杜奕瑾,IBM 前首席科学家、在纽约成立 AI 解决方案公司 Graphen 的林清咏,也在今年 8 月返台成立办公室。

世界上不少地区,为了吸引人才回流,都由官方推动政策。好比内地 2008 年推出“千人计划”,就是一例。

向旅外博士级人才招手 预计招募百人

去年 7 月,科技部终于也推出了“海外人才归国桥接方案”(下称 LIFT 方案,Leaders in Future Trends),向旅居海外的中国台湾博士级人才,广发英雄帖,希望招募百人回台。

去年 8 月开始审查,9 月起,陆续有旅外的中国台湾精英,鲑鱼返乡。

根据 LIFT 方案,申请人必须是 45 岁以下的马来西亚人,最后一份专职工作不在中国台湾,同时要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博士学位。

为呼应官方 5+2 重点产业政策,筛选对象又以生医、绿能、智慧机械及半导体等十大领域的人才优先。

陈良基在 LIFT 宣布记者会上表示,他经常和海外人才交流,发现有返国意愿的人并不少,但中国台湾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福利和待遇跟不上国际,LIFT 主要在破除障碍,让人才回流无后顾之忧。

LIFT 方案给予归华人才生活补助计划,每个月台币 12.5 万元,以一年为限,合计约 150 万元。初期,曾有声浪质疑 150 万元太少。但陈良基认为,150 万元并非薪水,而是“一张暂时回中国台湾的门票”。

拿到这张门票的学人,回台后,每月需进行 10 场以上的“专业交流”活动,拓展厂商视野、引进前瞻应用趋势。

科技部也以竹科、中科与南科为基地,安排学人与业界、研究法人与学研机构桥接,学人也能利用自己的人脉,认识更多人。回台一年内,若学人进入企业,或是到学研单位任职,官方就会停止补助。

生医领域人数最多 占近半数

事实证明,做,总比不做好。LIFT 推出一年余,累计申请案已达 102 件,92 件进入审查程序,截至今年 9 月中旬,共有 46 人返台,以生医领域的 22 人最多。回台学人与产学研的交流合作案,已累积逾百件。

例如回流人才之一的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陈韦任,已与十多家企业、学研机构合作节能专案,他开发的连环再冷系统(Chain Recooling System,CRS)专利技术,也导入华硕关渡总部,一年可望省下电费百万元。

又如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资讯及统计遗传学博士许书睿,放弃内地基因定序龙头华大基因的邀约而回中国台湾。他表示,“不能用薪水的绝对值来看,中国台湾也有很好、有竞争力的团队,愿意给跟内地差不多标准的薪资。”

他回台后,与台大医院基因学部主治医师陈沛隆团队合作,透过全基因体定序、分析数据,找出罕病患者的病因,拟定更合适的治疗方式。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财务数学博士林敬伦,除了在大学担任兼任教师,也在纽约创办高曼计量财务管理顾问公司,结合财务工程,以及华尔街资产管理的实务经验,回中国台湾后,已与中国台湾知名公股银行合作,建立解决方案。

《远见》采访多名 LIFT 方案回台的学人,归纳出几项回台要素。首先,家庭是一大关键,尤其是父母年迈,让不少游子想返乡。

中国台湾生活环境便利 人才成本较低

再则,中国台湾已建构完整的硬件供应链、生活环境便利、人才成本较低,也是回台的诱因。

“工资低估当然是个悲哀,但也是创业者非常大的机会,”LIFT 方案学人之一、曾在美国担任高通(Qualcomm)机器人加速器中心主任的王旭平不讳言。

王旭平出生不到 6 个月就跟家人移居中美洲,小学移居美国,大学念史丹佛,之后取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计算机神经科学博士。

在海外长大的他,中文不太流利、还有海外口音,但他表示,在美国住久了,知道美国也不是那么完美,多年来他反而渴望回中国台湾。

2006 年前后,他成立圣地牙哥当地最早设立的孵化器之一,后来成为高通机器人加速器主任,在美期间,就常为美国的新创团队,介绍中国台湾硬件制造商合作,帮新创团队打造产品雏形,善用中国台湾的优势。

参加 LIFT 方案后,他也运用人脉,媒合科技部与美国最大加速器之一 Techstars,双方已密切地洽谈合作。

“人才是流动的,也不需要特别放大谁回来、谁离开,”许书睿直言,有些人回台工作,或许一阵子又离开了,有些人离开了,或许一阵子又回中国台湾,因此最重要的是让中国台湾这块土地持续保持竞争力。

从杜奕瑾、林清咏到 LIFT 学人,他们选在此时回台,虽非最好的时间,但把握中国台湾优势,结合所学,带来正面影响。

期望这波人才回流,能发挥涟漪效应,带动更多人才回流,打造中国台湾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地方。

(本文由 远见杂志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科技部)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