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你可能不熟悉 Raymond Scott,但如果你喜欢辛普森家庭、兔宝宝、达菲鸭、猪小弟这些角色的动画,那你一定听过 Raymond Scott 的配乐。

Raymond Scott被称为“电子音乐之父”,因为他不仅是Motown电子音乐研发负责人,更是第一个制造电子音序器的人。

1950 年代起,他开始研究 Electronium──一台音乐合成器,之后投入 100 万美元和十多年时间,希望这台音乐合成器能让任何人随意创作旋律然后演奏成完整曲目。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2张

▲ Raymond Scott。(Source:William Morris Agency (management)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遗憾的是,他未完成这杰作就因肺炎离世。

现在,日裔声音艺术家 Yuri Suzuki 与合作伙伴Pentagram用 50 年研究,透过数位技术让 Scott 的遗作起死回生。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3张

▲ Yuri Suzuki。(Source:designweek)

他们与专注于人工智慧的创意工作室Counterpoint合作,创造了由 Google Magenta AI提供的软件、内建于和 Electronium 一样的三板合成机器。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4张

(Source:Pentagram)

只要人们在中心面板轻轻敲出简单的旋律或几个音符,人工智慧就能采用旋律并组成音乐。同时,音乐可在右侧面板用视觉形式表达,左侧面板可添加随机效果或节拍,让乐器播放多变的音乐。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5张

(Source:Pentagram)

这成为独特的歌曲创意建构程式,并能在 AI 演算法下让旋律保持顺畅且延续,同时不会像以往音乐重复让人厌烦(点击“这里”可听音乐效果)。

它也完全做到 Scott 希望人机完美协调,同时编写和播放音乐的愿望。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6张

(Source:Pentagram)

为了完整“复活”此计划,Suzuki的团队找遍 Scott 的家人、Electronium 现任老板 Mark Mothersbaugh 和那些旧装置的持有者,因为 Scott 的研究笔记和论文一直高度保密,连原理图都是去世后才被人发现。

一番波折后,团队终于幸运挖到大部分资料,并在不改变原型外观和理念的基础下,设计出这台会自己“学习和创作”的复古音乐合成器。Scott 十几年都难以实现的目标,现在 Suzuki仅短短几周就完成技术构建部分,并利用机器学习演算法让音乐更快、更灵活呈现。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7张

▲ 左为 Scott 版,右为 Suzuki版。(Source:Pentagram)

Suzuki正将它重生为让人们激发无限创造力的音乐工具、能在音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机器。

Scott 身为领先时代的音乐家和发明家,直到 1987 年去世,他的音乐既没受到“正统”音乐家的尊重,在卡通原声的贡献也没得到应有的认可,而他对电子音乐的开创性意义,更是一直隔离在实验室中。

现在,Suzuki透过 AI 让 Scott 未完成的遗作成真了。这个音乐合成器将于 5 月 16 日起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展出,为“AI: More Than Human”展的作品之一,让人们观看、感受和体验。

“电子乐之父”未完成的遗作,由 AI 重生了 AI与大数据 图8张

(Source:Raymond Scott /wrur.org)

未来 Suzuki还希望建立线上版 Electronium,让更多人达成 Scott 的愿景。到那时,每个不了解音乐创作的人,都能在生活中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了。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