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发展大跃进,Appier 谈人才应具备的跨领域思维
▼
AI 人工智慧不仅能制定营运决策、行销自动化等,更在 ChatGPT 诞生后进一步跨足创意生成领域。其实 AI 领域相当广泛,致力于运用 AI 技术推动企业决策的 Appier 也在这波 AI 热潮受惠。
ChaGPT 带起的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其实行之有年,而当 2016、2017 年 AlphaGo 先后与李世乭、柯洁对弈,围棋人机大战引发全球关注,人们开始相信 AI 能够做出好的决策,但当时若要说服人们相信 AI 也能创作,大家恐怕还无法接受。生成式 AI 持续发展下,如今 ChatGPT 带来惊艳成果。经历 AlphaGo 以及 ChaGPT 掀起的 AI 热潮,让中国台湾发迹、日本上市的 AI 公司 Appier 深受市场关注。
对 Appier 这家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产品”和“人”,产品由人打造而成,“人才”成为 Appier 最重要的资产。
“Appier 求才最在意的人格特质,在于喜欢学习新事物,肯自发性地学习新知,只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不担心同仁从头开始学习跨领域技能”,负责管理人力资源和营运事务的 Appier 营运长李婉菱接受AI资源网专访指出,无论 AI 或数位领域,Appier 所处的产业变动日新月异,若想保持领先,要有主动积极学习新的能力、持续创新,这是 Appier 团队能够不断成长的最大特点。
李婉菱也举例,进入 Appier 的 AI 科学家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可能还未熟知数位行销知识,反之其他员工可能具数位行销知识却不懂 AI,这些都不成问题。Appier 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训练,帮助员工提升 AI、数位行销等领域的知识,以面对不同产业的客户。像是 Appier 近期推出“AI 101 课程”,即是透过内部训练的课程,让非技术背景的员工也能了解 AI 概念,特别是在行销领域的 AI 应用。
▲ 李婉菱分享现今人才应具备的跨领域思维。
出身学术界的李婉菱,在免疫学领域拥有 10 年的研究经验,曾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担任研究技术专家,虽现在没有继续待在学术领域,但“跨领域”创业的她,从学术界养成“做事情的方法”一路延续到创业上。
“除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般公司在乎的,但在 Appier,我们更要懂得问问题”,李婉菱强调定义问题的能力对于 Appier 的重要性。尤其在 ChatGPT 出现后,人们可以透过问答方式与 ChatGPT 互动,因此懂得问问题更显重要,想清楚真正的问题才能得到对的答案。同时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能光听别人说什么就觉得合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定见。
“跨团队的合作也是必要的,这是 Appier 相当重视的一项能力”,李婉菱认为,与不同团队合作能够激励自我成长,也能发挥更好的团队效益。这也带出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要能清楚表达个人观点,让别人充分理解有助于接受新的观点,沟通时需有同理心、尊重,整体来看都是不可或缺的。
李婉菱还重视员工的“心态”(mindset),除了拥有硬技能和软实力,可以做好工作,Appier 还看重是否与他们共享同样的愿景,相信相同的发展方向。对于 Appier 来说,这需要抱持开放(open-minded)的胸襟与高度的热情。无论涉及哪种产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都是现今人才应具备的跨领域思维。
包括李婉菱以及执行长游直翰、技术长苏家永、资深软件工程师陈映睿 4 名 Appier 创始成员,最初还没有具体的创业主题,只想着运用 AI 让人们的生活更轻松更愉快。10 年前,Appier 开发出首款产品,当时大部分的企业还不认为 AI 能够替他们做出决定,也还不认为用资料科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或是产出可直接使用的洞察,只是希望手上的资料经过 AI 处理能够支持他们已做的决策。随着 AI 更深入人们的生活,也对于 AI 产出决策抱持更正面的态度,这些年来 Appier 持续推动决策型 AI 各项应用,帮助游戏、电商、金融保险等不同产业的客户用自家资料做出更好的预测和决策,至去年底全球有近 1,400 家企业采用 Appier 的产品。
“人才之于 Appier 的重要性可说是 everything”,李婉菱表示,合适的人才建构 Appier 的公司文化,同侪之间相互分享,激荡更多创新想法,而且愿意主动积极学习新知,跟上不断变动的产业环境。
(图片来源:AI资源网)
延伸阅读:
- 企业征才风向变,关键字从“专”转向“跨”
- 景气循环影响人才储备方向,“跨”域专长成半导体征才宠儿
- AI资源网人才讲求“跨”,资安厂又如何看跨领域人才?
- 金融业需要怎样的跨领域人才?富邦金控人资长分享“选才关键”
- 放心吧,AI 不会取代你但是懂 AI 的人会
- 当 AI 模糊科系、跨域学习:前科技部长陈良基分享人才培育转变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