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的版权之争:《纽约时报》对抗 OpenAI 和微软

AI 时代的版权之争:《纽约时报》对抗 OpenAI 和微软

《纽约时报》对OpenAI微软发起了一起划时代的诉讼,指控这些科技巨头未经授权就使用其文章来训练自家的AI模型,这起案件不仅可能影响新闻业的未来,还可能影响更广泛的数位内容创造方式。这起诉讼将对一般大众造成什么影响?它会推动科技巨头负起责任开发AI的新时代,还是会引发对资讯自由流通的更严格控制?

《纽约时报》指控其拥有版权的文章被用于训练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的AI服务上,甚至创造出与《纽约时报》进行实质竞争的服务内容,却未向原创内容拥有者支付任何费用。包括《纽约时报》和CNN在内的新闻机构已采取积极态度,对抗未经授权使用其内容的AI技术,它们尝试去阻止OpenAI网络爬虫GPTBot的程式,此举突显媒体行业对AI能大规模抓取数据的担忧,OpenAI微软往往在未经版权所有者了解或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这起诉讼凸显了一个关键担忧:训练于其内容的AI工具不仅直接复制其文章,也可能错误的传达资讯。这些AI工具对于新闻的正确性和新闻媒体的经济收入构成直接威胁,AI自动生成与新闻媒体内容极其相似的内容,破坏了新闻媒体与其读者之间的关系,导致潜在的订阅、授权、广告等收入损失。此外,像微软Bing更能“复制并加以分类”新闻内容,并产出比传统搜寻引擎更完整、更详细的回答。

诉讼的核心:合理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原则,是允许有限度地使用资料而不需许可,但只限用于评论、新闻报道、教学、学术研究等目的。然而,将合理使用原则应用于AI训练,是否会违反版权,仍然有待法官判断,目前也没有明确针对此争点的判决先例。这涉及评估使用的目的和方式、版权作品的性质、使用部分的数量,以及使用时对版权市场价值的影响等因素。

AI的支持者认为模型的训练构成转化性使用,意思是AI创造新作品,属于具有新的表达、意义或资讯。然而,批评者则认为AI复制和传播版权材料用于商业目的,而不提供拥有版权者补偿,显然会损害版权所有者的利益。

对于一般网络使用者则可能造成以下影响:

  • 资讯取得的改变:像聊天机器人和搜寻引擎这样的AI服务极度依赖大量资料库,包括新闻文章,以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讯。如果诉讼导致限制AI可以使用的资料类型,这可能让AI的知识变得不完整,进而降低用户获得的资讯多样性与范围。
  • 使用成本:诉讼的结果可能影响AI服务的成本结构,如果OpenAI和微软被要求支付他们用于AI训练的版权费用,这可能增加AI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间接影响到用户。例如,AI服务的订阅费可能增加,或随着公司在未经明确协议的情况下,需要更加谨慎使用新闻内容,创新的步伐将可能会放慢。
  • 隐私权和假讯息:如果AI工具无法广泛利用各种内容进行学习,它们可能转向来源不那么可靠的内容,增加假讯息的传播。此外,随着AI工具被训练模仿像《纽约时报》这类可信来源的风格和内容,用户可能越来越难以区分真实资讯和AI生成的内容,线上资讯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如果AI可以合法取得和重新利用大量版权内容而不支付报酬,它也会大力打击产出新闻内容的媒体营收。相反地,过于严格的限制则会扼杀对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此案的结果将会为AI与版权法共存的方式形成判决先例,平衡创新需求与智慧财产权保护的需要。

这场法律战将让大众思考,AI应该如何被用来增强新闻内容,而不损害新闻媒体的完整性或破坏其经济基础。此案该如何既保护内容创作者的权利、又确保一般网络用户继续从AI技术进步中受益,值得继续关注。

  • The New York Times sues OpenAI and Microsoft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 NY Times sues OpenAI, Microsoft for infringing copyrighted works
  • The New York Times sues OpenAI and Microsoft for using its stories to train chatbots

(首图来源:pixabay)

延伸阅读:

  • 未经同意抓取新闻训练 AI,《纽时》控告微软、OpenAI 侵权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